缠论体系:中枢与走势的类型

2021.01.08 | 浏览:1185


 

缠论中的原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

 

换言之,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构成。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什么叫做走势类型?

 

根据原文整理,所有的走势都可以被分解为上涨、下跌、盘整这三种情况的连接。缠论中又将走势分解称为趋势和盘整这两大走势类型。

 

趋势的定义:在任何级别的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下跌。

 

10

盘整的定义:在任何级别的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只包含一个以上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11

在以上的定义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没发现的话也没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比如,我先给鸡蛋下一个定义:母鸡下的蛋叫鸡蛋。再给母鸡下一个定义:能下蛋的鸡叫母鸡。

 

看到没有,这上面陷入了一个循环定义的陷阱。即你定义的东西要用你定义的定义来说明。

 

这也是为何后期缠论中要引入笔和线段这些组件,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循环定义的矛盾。

 

最低级别,就如量子力学的量子概念,物理世界不是想当然地无限连续的,物质之分是有极限的,同样,级别之次(本级别的次级别)也不可能无限,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

 

如果每笔的交易是最低级别的,那么连续三次相同价位的交易,就构成最低级别的中枢。从这里可知先定义了中枢,在中枢的基础上再定义了走势类型。

 

然而如果我们能找到交易中每一分笔(不是上面说的笔,而是实际交易中的每一分笔的交易)的成交,然后按照递归定义,就可以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来,但这没实际操作意义,只是理论上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并不以分时意义的最低级别开始递归,而是分型、笔、线段的方法来确认具有操作意义的最小级别中枢和走势类型,然后依旧按照递归的定义来逐级操作。如以1分钟或者5分钟的线段中枢作为基础的原始的级别开始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从而建立整体走势位次。

 

基于以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当下要选取一个小级别的线段来构成小级别的中枢,再构建出最小级别的走势类型,这里可以是秒级别的图,1分钟的图,5分钟的图……当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通常我们选取1分钟图的线段来构成最低级别的中枢。

 

我们给自己选取的最小级别的中枢下一个定义:在本级别的走势中,被至少三个本级别的线段所重叠的部分,称为本级别的中枢。

 

最小级别的中枢(这里以一分钟为例,其中红色为笔,黄色为线段)。

 

 

12

高级别的中枢(这里以五分钟向上盘整走势为例)

 

 

13

 

需要注意的是,到了中枢这里,首次提到级别的概念,级别将会成为一道比较难以跨越的门槛,这个放到后面我单独重点说。

 

再总结一下,在缠论里面,所谓的级别不是说你打开几分钟的图就是几分钟的级别。缠论里面级别的概念只和中枢级别有关,在某一阶段的走势里面,如果走势中只形成了一分钟中枢,且后面中枢没有出现升级的情况,那么无论你看几分钟的图形,它仅仅就是一个一分钟级别的上涨,这一点一定要和传统理论分开。

 

我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由于走势的各自相似结构,以上的递归模型都是出于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再实际情况中,走势是千奇百怪的,特别是小级别上面,经常会出现不按标准走的情况。所以在很多时候,虽然有些盘整区间和我们定义的中枢有一定差别,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中枢,而确认级别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线段。

 

一般中枢形成的前三年段按照标准的走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到了后面的几个走势类型,往往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情况,所以中枢操作的时候最好操作前三段,后面可以考虑适当放弃。举个简单的例子,收敛三角形。

 

 

14

一般高级别的笔中枢,就是低级别的标准中枢。比如说一个30分钟的笔中枢,很多时候就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标准中枢。实际运用中灵活运用这一点,在复盘的时候能节约很多时间。

 

老师指导微信:cjml_ya,添加免费领取全套体系、小战法。

 


联系

我们

028-87531801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