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鄂医生独白:再来到武汉的时候,我应该是个游客。

2020.03.12 | 浏览:462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自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以来,神州大地的缩影仅用这短短的八个字就可以概括。疫情将13亿中国人隔离在家,可是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一批又一批的驰援人员却一直在路上。


微信图片_20200312191622.png

1.png

2.png


01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024.png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月6日晚8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统一布署的紧急任务,医院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置,仅仅2个多小时,一支136人的队伍即集结完毕。后勤保障部门根据紧急响应预案,通宵准备医疗和生活物资。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117.png



前几日,这支医疗队的领队朱畴文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谈话录音,这段录音讲述了他和他的团队从上海出发,到入驻武汉医院,到参与医疗过程的全过程。


一位从上海驰援武汉医生的谈话录音(点击链接,即可收听)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225.png


这段独白,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不容易。在救治病人期间,他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突发情况,队员们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比如因为过度疲劳突然晕倒、发低烧等等。这些队员有的也只有20来岁,就得冒着感染的风险,舍小家,顾大国…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332.png


在谈到支援的感受时,他说他觉得蛮苦的,不是医疗队苦,而是武汉的老百姓苦。


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在冒着危险地付出,却心系着武汉人民生活的难处。


网友们把这些穿着厚厚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医护人员和动画《超能陆战队》里呆萌可爱的大白联系起来,每一个感染的病人都被大白守护着。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3321.png


此时此刻,一些欧洲国家的疫情状况急转直下,截至今日,在人口只有6000多万的意大利,确诊病例超过1万。因此,意大利医护人员面临的处境也岌岌可危。


据环球时报报道,意大利5%的感染者是医护人员。


由于人手不足,意大利一些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前线工作的医生不得不连续工作四至五天才能换班,面对众多患者,他们还必须同时扮演多种角色。


他们甚至都不敢回家,因为有的医生已经被确诊,还感染了自己的家人…


我们不得不感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因为这群白衣天使们的“冲锋陷阵”,我们才得以“幸存”。


02


因为有团队的力量,才会有治愈的希望。


朱畴文医生的团队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队员中近一半是90后,还有很多80后。他们许多人是没有接触过传染病的,但因为此次疫情,他们走在了一起,并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朱畴文医生的录音谈话中,我们可以确切地了解此次前线医生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但具体用什么药好,连医护人员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现在到底什么药好?谁也不知道。反正推荐使用你就可以用,当然也有效果。但病毒性的疾病,包括新冠病毒在内,是会有自愈性的,自己就恢复了。到底是我们用药的原因,还是它本身自愈的原因,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中医药、疫苗、康复者血浆等等,他都站在一名医疗人员的角度进行了客观判断,他认为内新冠病毒并不存在什么特效药,不到最后关头就不能松懈。


用激素,什么时候用?上多少激素?用氧疗,到底用多少?增加免疫力的药,比如打胸腺肽等等,还有些病要不要抗感染?这都是临床一线要根据情况做评估的。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给了,但你每一步的行动还是需要一支团队在做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派有经验的、能够多个合作的团队在一起,刚出茅庐的医生是搞不定的。


中国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研发出疫苗。


但因为有着从科研人员到医护人员万众一心的努力,疫情状况已经得到遏制。


经过长时间的奋战努力,方舱医院陆续关门,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宣布:


中国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3322.png



但这还没完,我们最顶尖的医疗专家,时刻心系着世界疫情,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为各国分享医疗经验。


31.png

5.png

6.png

7.png



医疗无国界。


但这还没完,我们最顶尖的医疗专家,时刻心系着世界疫情,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为各国分享医疗经验。


微信图片_20200312192333.png

朱畴文医生谈话的最后说道:“我再也不愿意以医疗领队的身份再来到武汉,再来到武汉的时候,我应该是个游客。”




联系

我们

028-87531801

客户端